客戶的 V-Star 1100(XVS1100) 僅跑不到 5,000 英哩. 因為騎乘的頻率不高, 車子的油路有些阻塞的情況, 所以交給本店做大保養.
 |
大保養階段發生了一段插曲的 Yamaha V-Star 1100 |
原先預計要做的: 更換電池、液壓油、化油器細部分解、清潔、調整 & 雙缸同步; 在保養作業到尾聲的時候發生了一段意外的插曲 - 後缸的火星塞座崩牙! 因為這台車對車主來說有其特別意義的關係, 經與客戶溝通後決定採用比較慎重、保守的方式 - 拆引擎缸頭下來套牙.
車況檢查
 |
準備大保養的 V-Star 1100 |
 |
拆空濾盒/集氣箱(air chamber) |
 |
這台車之前曾在其他地方保修過, 但是前手似乎不是很用心的樣子... 空濾盒/集氣箱所有M4的十字螺絲全部滑牙! |
 |
空濾盒的密封膠條沒有放好就鎖上蓋子, O-Ring 已經被壓到變形了! -_- |
 |
所有空濾盒的零件上面都附著了一層油在上面 |
 |
拆到這裡讓我愣了一下... 為什麼要塗膠在上面? |
 |
管內有一層厚厚的油膠黏在管璧上 |
 |
從化油器的外觀上可以明顯的看到有許多汽油、機油的污漬 |
 |
化油器的外觀 #2 |
 |
有些許汽油(98?)乾涸在上面的痕跡 |
 |
準備清洗的橡膠件 |
 |
之前保養的店家不知道加了多少機油在裡面 @_@ |
 |
前面汽缸裝的火星塞 |
 |
後面汽缸裝的火星塞 - 火星塞周圍有很明顯的油污(還好有留下記錄 XD) |
 |
現在可能很流行混搭的樣子... 前 BPR7ES 後 BP5ES |
 |
量測缸壓 - 2 缸都在規範裡面 |
細部分解、清潔、調整化油器
 |
化油器的油杯 O-Ring 已經不行了. 前手用了省錢大法 - 塗墊片膠後再次沿用 |
 |
化油器的油杯 O-Ring 已經不行了#2 |
 |
各油嘴有明顯的拆卸痕跡; 也就是說之前保養的店家有動到化油器內部 |
 |
三角油針座(needle valve seat)的狀況不佳, 微型濾網上面有明顯的雜質 |
 |
掀開微型濾網後的髒汙情況 |
 |
放置三角油針座的 "座" 有很多油膠附著在上面 |
 |
化油器尚未動過混合比 - 車子出廠時的 "封條" 還在 |
 |
2 缸的負壓膜都有燒焦的痕跡, 最後判斷是化油器加熱器(heater)所造成 |
 |
台灣的氣候並不需要加熱器, 廢掉! |
 |
準備清洗 :-) |
 |
全部丟進超音波清洗槽泡澡 |
 |
清洗完畢後準備組裝 |
 |
新、舊三角油針/座排排站 |
 |
油杯(float bowl)的固定螺絲全部換成圓頭內六角螺絲(除了1顆特別用途的螺絲外) |
 |
清洗完後閃閃發亮的化油器 |
 |
這是最笨也是最累人的設計 - 調整油面高度... 已經數不清到底拆裝幾次化油器了 -_- |
修復供油閥滲漏的問題
 |
供油閥門有輕微的汽油滲漏情況 |
 |
因為車齡有點高的關係, 與汽油接觸的 O-Ring 都已經硬化、脆化了 |
 |
硬化、磨損的橡膠墊片 |
 |
新、舊 O-Ring排排站 |
 |
換下的舊 O-Ring |
 |
所有的 O-Ring/墊片全部更換完畢 |
 |
經測試後已無滲漏的情況發生 |
火星塞座崩牙
後缸的火星塞座崩牙! 因為這台車對車主來說有其特別意義的關係, 經與客戶溝通後決定採用比較慎重、保守的方式 - 拆引擎缸頭下來套牙.
 |
原訂的大保養作業已到了尾聲, 準備要調整雙缸平衡時才發現 - 後缸的火星塞很難鎖, 最後確定是崩牙! |
 |
火星塞座崩牙 #1 |
 |
特寫 - 火星塞座崩牙 #2 |
 |
漏掉機油、拆左側蓋後準備拆引擎 |
 |
排氣管頭段的固定螺帽嚴重銹蝕 -_- |
 |
濾心似乎很久沒有換的樣子? |
補充: 這台車要換機油濾芯時得把排氣管頭段拆下才能換, 真是奇特的設計啊! XD
 |
引擎 "落" 下來了 - 就只為了一個火星塞座崩牙 -_- |
 |
掀蓋! |
 |
攻牙時會產生非常多的鋁屑!!! |
補充: 其實有個不用這麼費事的作法 - 直接在引擎沒有拆下來的情況下打牙套.
怎麼做? 在絲攻的牙端塗上黃油(牛油)後直接攻牙, 切削下來的鋁屑會被黏在牙端的黃油上, 但是部份的鋁屑則會掉進汽缸內(量還不少 XD; 作業完畢後通常會再用氣槍吹一下, 此時有些鋁屑會被吹出來, 但是還是有一部份鋁屑會黏在汽缸璧 or 活塞上. 等到牙套打好後會再利用啟動馬達轉動活塞, 這時候鋁屑可能還會再飛一點出來 - 但是有沒有鋁屑卡在缸璧上被活塞推著刮缸璧? 這就看得運氣了! XD
 |
閃亮亮的螺牙 |
 |
火星塞的 M14 牙套打好了 :-) |
 |
除碳前 |
 |
除碳後 - 有沒有看到他笑了 XD |
 |
除碳前 |
 |
除碳後 |
 |
確定進、排氣的氣門間隙是否在規範內 |
裝回引擎
 |
全新的原廠缸頭墊片 |
 |
所有需要鎖大扭力的螺絲/帽皆塗上銅膏, 可避免螺絲氧化咬死的問題 |
 |
所有螺絲依據規範上扭力 |
 |
空濾模組相關組件洗完囉! 各橡膠件的狀況不錯, 沒有硬化的情況 |
 |
滑牙、損壞的十字圓頭螺絲全部換成平頭內六角螺絲 |
 |
安裝空濾模組相關組件 |
 |
一大堆等著整理的線 |
 |
接近完工階段了 ;-) |
 |
火星塞換成 NGK 銥合金 - BPR7EIX |
 |
新舊火星塞排排站、比比看 |
 |
同樣的 - 上一層薄薄的銅膏 |
 |
離合器撥桿的油封掛了 |
 |
換新的原廠油封! |
 |
換上新的機油濾芯 |
 |
依原廠規範倒入 3L 的機油(後續依引擎運轉後的油量視窗為準) |
 |
換掉已經明顯膨脹的電池 |
雙缸平衡
 |
雙缸的平衡居然差了這麼多!!! |
!參考! 美式機車(嘻皮車)似乎都喜歡把轉速調的很低, 且把化油器調整到讓引擎運轉時產生所謂的 "三節拍" 排氣節奏 -_-
"三節拍" 長時間下來對引擎是種傷害! 因為雙缸的出力並不平均, 這樣會造成引擎內部機件異常的磨耗...
 |
平衡後引擎的油門反應也變好了 |
更換齒輪油
 |
軸傳的齒輪油似乎從未換過的樣子... |
 |
非常黑、非常濃稠的齒輪油 |
 |
磁性洩油螺絲吸附了許多鐵屑在上面 |
 |
漏斗內可以明顯的看到有細小的鐵屑 |
 |
清潔後的洩油螺絲 |
 |
準備更換墊片 - 不要省這薄薄一片的錢喔! 他很可能會讓你再重新換一次油 ;-) |
 |
新舊墊片超級比一比 |
 |
同樣的, 所有螺絲皆依據規範上扭力 |
 |
這才是正常的齒輪油顏色 |
抽換舊汽油
 |
漏掉原先的 98 汽油後改加 92 汽油 ;-) |
 |
抽掉原先的 98 汽油後改加 92 汽油, 並倒入 1/3 瓶的 STP 拔水劑 |
補充: 辛烷值不是越高越好, 低壓縮比的引擎加了高辛烷值的汽油只是浪費錢而已!
更換煞車油
 |
前、後煞車油含水量過高, 都需要更換了 |
 |
煞車油的顏色看來還不會太深, 但是含水量已經超過標準了 ;-) |
 |
新的煞車油換好囉! |
 |
done! |
 |
洗完車, 準備試車去! :-) |
延伸閱讀:
*
Yamaha V-Star 1100 引擎異常問題排除
*
Yamaha FZ6n 46,000 公里大保養FZ6
*
BMW R1100RT 45,000KM 大保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