保養 - BMW R1200GSA 調整汽門間隙等例行保養 | 汽門間隙 | 雙缸平衡 | 齒輪油 | 煞車油 | 代工 | 搖臂防塵套

客戶留下這台要做例行保養的 BMW R1200GS Adventure(GSA)...

準備做例行保養的 BMW R1200GS Adventure(GSA)
準備做例行保養的 BMW R1200GS Adventure(GSA)

延伸閱讀: BMW R1200GS 大保養檢驗項目


空濾

車上已安裝副廠空濾
車上已安裝副廠空濾, 但需要清潔、保養了...

清潔集氣箱
清潔集氣箱時發現不正常的作業痕跡...

不正常的作業痕跡
不正常的作業痕跡 - 請勿用尖銳物撬開固定梢... -_-

安裝客供空濾
安裝客供的空濾

妥善安裝進氣導管
妥善安裝進氣導管


汽門間隙

脆化的點火考爾飾蓋
脆化的點火考爾飾蓋 - 橡膠材質部位已龜裂、掉落

前置作業

橡膠材質部位已開始剝落
橡膠材質部位已開始脆化、剝落

點火考爾

拆下考爾
以特工拆下主火星塞的點火考爾

輕微鏽蝕、脹大的考爾 #1
輕微鏽蝕、脹大的考爾 #1

雖然考爾的頂部有 BMW 的 Logo 、型號, 但整體看起來似乎是 "副廠件"... -_-

輕微鏽蝕、脹大的考爾 #2
輕微鏽蝕、脹大的考爾 #2

鏽蝕的火星塞孔墊片支架
鏽蝕的火星塞孔墊片支架

破損的點火考爾 #1
即使以特工拆卸, 考爾的頂部依然破裂 #1
(左缸)

破損的點火考爾 #2
即使以特工拆卸, 考爾的頂部依然破裂 #2

鏽蝕、脹大的考爾
鏽蝕、脹大的考爾

火星塞

間隙過大的電極 #1
燒熔、間隙過大的電極 #1

間隙過大的電極 #2
燒熔、間隙過大的電極 #2

其他

修補痕跡?
這是... 修補痕跡? @_@

副廠啟動馬達
似乎剛換沒多久的副廠啟動馬達. 正極線路部位需要多加注意...

未遮蔽的正極線路
或許為了省料(?)正極線路並未遮蔽 -_-

量測/調整間隙

汽門蓋內側的黃垢
汽門蓋內側的黃垢跟缸頭的顏色對不大起來... 有換過汽門蓋?

磨損的凸輪 #1
磨損的凸輪 #1

無論進氣或排氣端的凸輪皆有磨損的情況. 只是... 看得到摸不到 - 雖然肉眼可以看到磨損痕跡, 但是手指摸或指甲摳都感覺不到有凹陷感. 建議再持續觀察...

磨損的凸輪 #2
磨損的凸輪 #2

鏽蝕的火星塞孔墊片支架 #2
鏽蝕的火星塞孔墊片支架 #2

更換填隙片
更換填隙片

清潔接合面並換上新墊片
清潔接合面並換上新墊片

鎖緊汽門蓋固定螺絲
鎖緊汽門蓋固定螺絲至規範扭力值

左缸

同樣有凸輪磨損的問題
與右缸相同的狀況 - 所有凸輪都有磨損的問題

所有凸輪都有磨損的問題 #2
所有凸輪都有磨損的問題 #2

清潔汽門蓋接合面上的結晶物
清潔汽門蓋接合面上的結晶物

污漬
原以為汽門蓋有修補過, 後來證實僅是污漬而已 XD

裝上新的火星塞
裝上新的火星塞

清潔考爾端子
清潔副火星塞考爾的端子

安裝客供的原廠考爾
安裝客供的原廠考爾


煞車液壓油

準備更換油杯的油管
準備更換油杯的油管

高風險作業

油管確實已有細小裂痕
油管表面確實已有細小裂痕

小心拆下束環
小心拆下束環 - 這個部位很脆弱, 弄不好整個總幫就報廢了! -_-

剪下相對長度的油管
剪下相對長度的油管
(客供品)

油管更換完畢
油管更換完畢

清除螺牙上的螺絲膠 #1
清除螺牙上的螺絲膠 #1

清除螺牙上的螺絲膠 #2
清除螺牙上的螺絲膠 #2

依 SOP 塗上螺絲膠
依 SOP 塗上螺絲膠再鎖緊固定螺絲

後煞車油

準備更換前後煞車液壓油
準備更換前後煞車液壓油

清潔油杯 #1
清潔油杯 #1

鎖緊放氣螺絲 #1
循環更換數次液壓油後, 鎖緊放氣螺絲至指定扭力值 #1

裝回清潔完畢的油杯蓋分件 #1
裝回清潔完畢的油杯蓋分件 #1

前煞車油

開蓋即溢出不少煞車油
開蓋即溢出不少煞車油... -_-

過量的煞車油
過量的煞車油

客戶決定繼續沿用的海綿
客戶決定繼續沿用的海綿

有段時間生產的 R1200GS/A 其前煞車總幫的油杯有裝海綿. 根據原廠規範 - 每次更新煞車油時須一併將該海綿換新(註). 一般情況下是可以重複使用數次, 但如果該海綿很久沒換, 甚至自出廠至今皆未更換... 那麼有可能會分解、堵塞 ABS 模組的管路...

註: 根據客戶提供的車主手冊截圖 - 原廠建議只要影響到液面高度的相關作業就需要更換該海綿!? 就連更換煞車來令片也會需要把海綿換新...

清潔油杯 #2
清潔油杯 #2

鎖緊放氣螺絲 #2
循環更換數次液壓油後, 鎖緊放氣螺絲至指定扭力值 #2

裝回清潔完畢的油杯蓋分件 #2
裝回清潔完畢的油杯蓋分件 #2


搖臂防塵套、齒輪油

損傷的後土除固定螺絲孔
損傷的後土除固定螺絲孔, 也因此需要長一點的螺絲再配合螺帽加強...

清潔輪速感知器周遭部位
清潔輪速感知器周遭部位

顏色有點特別的齒輪油
顏色有點特別的齒輪油...

過量添加的終傳齒輪油
過量添加的終傳齒輪油

漏下舊齒輪油
漏下舊齒輪油

龜裂的防塵套 #1
龜裂的防塵套 #1

搖臂前後防塵套乍看之下並無任何裂痕, 輪子拆下後在平常看不到的部位即可明顯看到許多大大小小的裂痕...

終傳靠傳動軸側的油封已受損
終傳靠傳動軸側的油封已受損

終傳與傳動軸連接處的油封已經損壞. 滲漏至該部位的齒輪油與終傳漏下的齒輪油顏色相同, 且搖臂內部未有發現任何油漬, 故排除變速箱漏油的可能性

雖然終傳的油封有滲漏的情況, 但判斷還不是很嚴重, 建議再觀察看看 - 下次更換終傳齒輪油時可考慮檢查

注意照片中的齒輪油顏色 - 有一小部份有乳化的狀況

乳化的齒輪油
乳化的齒輪油

搖臂內未發現油漬
搖臂內未發現油漬, 只有自傳動軸剝落的緩衝橡膠

傳動軸的外觀概況
傳動軸的外觀概況

傳動軸的外觀看來僅有些許部位輕微鏽蝕、緩衝橡膠則有些許剝落的情況; 萬向軸有輕微定位的問題, 但基本上還在堪用的範圍內...

龜裂的防塵套 #2
龜裂的防塵套 #2

龜裂的防塵套 #3
龜裂的防塵套 #3

龜裂的防塵套 #4
龜裂的防塵套 #4

鏽蝕的搖臂軸心固定螺絲
鏽蝕的搖臂軸心固定螺絲

這台 BMW R1200GSA 的搖臂之前曾拆裝過 - 搖臂的拉桿固定螺帽以及左側搖臂軸心的固定螺帽皆未鎖緊... -_-

狀況不錯的變速箱輸出軸
狀況不錯的變速箱輸出軸

清潔搖臂
清潔搖臂

清除油漬、保養輸入軸
清除油漬、保養輸入軸

保養輸出軸
輸出軸塗上專用油脂 & 在與防塵套接合部位塗上矽膏

清潔傳動軸
清潔傳動軸

安裝防塵套 #1
安裝客供的防塵套 #1

清潔搖臂固定軸心 #1
清潔搖臂固定軸心 #1

清潔搖臂固定軸心 #2
清潔搖臂固定軸心 #2

拋除搖臂固定軸心固定螺絲上的鏽
拋除搖臂固定軸心的固定螺絲上的鏽, 並依序鎖緊至指定扭力值

清潔搖臂固定軸心 #3
清潔搖臂固定軸心 #3

依 SOP 鎖緊軸心
依 SOP 依序鎖緊軸心、固定螺帽至規範扭力值

安裝客供的防塵套 #2
安裝客供的防塵套 #2

齒輪油

清潔終傳洩油螺絲
清潔終傳洩油螺絲吸附的油泥

清潔洩油口
清潔洩油口後, 以指定扭力值鎖緊洩油螺絲

清潔輪速感知器
清潔輪速感知器並更換 O-Ring

更換注油口外蓋螺絲墊片
更換注油口外蓋螺絲墊片, 並鎖緊至制定扭力值

鎖緊拉桿固定螺帽
依 SOP 塗上螺絲膠後, 鎖緊拉桿固定螺帽至規範扭力值

鎖緊輪框固定螺絲
以制定扭力值鎖緊輪框固定螺絲

超級過量的齒輪油 #1
超級過量的齒輪油 #1
有終傳的經驗後, 拆注油口外蓋螺絲前先拿量杯準備, 結果真的又是過量 @_@

超級過量的齒輪油 #2
超級過量的齒輪油 #2

流入量杯的齒輪油已達 850 ml, 其他沿著下引擎護蓋流到工作台的估計將近 100 ml, 甚至超過... 根據原廠的技術資料, 這個車型的變速箱僅需要 700 ml 即可 -_-|||

被挖爛的下護蓋固定螺絲
被挖爛的引擎下護蓋固定螺絲

要拆下引擎下護蓋清潔滴落在該處的齒輪油時才看到 - 底部的固定螺絲狀況並不是很好 -_-. 考慮到未來接手的人可以較好作業, 所有的固定螺絲皆換成內六角款式 ;-)

換掉下護蓋的所有固定螺絲
換掉下護蓋的所有固定螺絲、螺帽

更換鋁墊片
更換鋁墊片

鎖緊各固定螺絲
倒入指定容量的齒輪油後鎖緊各固定螺絲

問題

終傳齒輪油似乎有混到水 #1
終傳齒輪油似乎有混到水 #1

倒掉終傳的齒輪油時發現自量杯流下的齒輪油內有混到水的狀況

終傳齒輪油似乎有混到水 #2
終傳齒輪油似乎有混到水 #2


雙缸平衡

調整雙缸平衡 #1
調整雙缸平衡 #1

調整雙缸平衡 #2
調整雙缸平衡 #2

負壓檢測閥外蓋
加強負壓檢測閥外蓋


異常碼

有 2 個模組有異常碼
有 2 個模組有異常碼

ABS 模組
ABS 模組 - 後輪的輪速感知器異常

電控模組
電控模組 - 加熱把手開路

重設保養提醒
重設保養提醒


試車

BMW R1200GSA 保養後準備試車
BMW R1200GSA 保養後準備試車

異常警示燈
除了騎乘時無法顯示當下時速外, 儀表上的警示燈也持續閃爍...

除了時速無法顯示外, 所有的保修項目皆運作正常

輪速感知器

準備交車
準備交車

拆下輪速感知器接頭檢測 - 確定該感知器故障, 僅有換新感知器一途...



(本 BKSPtw Blog 內任何一篇文章皆可自由轉載, 但是煩請註明出處並附上文章連結. 感謝!)

若各位朋友有任何保養/維修的需求, 歡迎來電/信詢問. Thanks!
較新的 較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