客戶留下這台需要代工的 Aprilia RSV4 Factory APRC
 |
準備更換冷卻風扇、冷卻液的 Aprilia RSV4 Factory APRC |
概略車況
 |
部份車殼塑膠扣已破損 #1 |
 |
部份車殼塑膠扣已破損 #2 |
 |
油冷排外觀概況 |
 |
水管接合部位有塗膠 #1 |
 |
水管接合部位有塗膠 #2 |
 |
嚴重剝落的引擎外殼烤漆 |
冷卻風扇
 |
鬆脫的後視鏡螺柱 #1 |
 |
鬆脫的後視鏡螺柱 #2 (螺牙已受損) |
 |
鬆脫的進氣導管螺柱 |
 |
清潔接合部位後塗上螺絲膠 |
 |
水箱蓋上的結晶物 |
測漏
 |
加壓冷卻管路 |
 |
滲水的部位 |
 |
漏掉舊引擎冷卻液 |
後續作業
 |
準備換上客供的風扇(左) |
 |
不建議購買的冷排護網設計 - 阻礙氣流... |
 |
經測試 - 舊風扇可以正常轉動 |
引擎冷卻液
 |
客供的引擎冷卻液 |
 |
清潔水箱蓋 |
 |
清潔洩水螺絲、更換鋁墊片, 最後鎖緊該螺絲至指定扭力值 |
 |
清潔副水箱 |
 |
換掉不合適的束環 |
 |
排出管路內的空氣並補滿副水箱 |
 |
更換方向燈總成的損壞螺柱 |
後方向燈
 |
固定牌照的熱熔螺母整個脫落 |
 |
拉出一團線跟加裝的電阻... |
 |
製作對應的端子頭 |
 |
改以螺絲、螺帽對鎖的方式固定車牌 |
 |
方向燈更換完畢 |
滲漏問題
 |
這是...? @_@ |
 |
輕微髒污的空濾 |
 |
超難拆的節氣門總成, 尤其是右側的束環 -_- |
這台 Aprilia RSV4 的節氣門總成已拆裝過, 車上裝的已非原廠束環. 不過... 右側的束環螺絲卻是藏在內側?!! @_@
 |
漏水的 2 條水管 #1 |
這 2 條漏水的水管外觀狀況不佳, 且照片左側的那條水管長度嚴重不足. 測漏時可看到小氣泡從接合部位冒出...
原先以為水管切口部位的灰色物體為水管編織層的棉繩, 與客戶通完電話後再放大照片仔細看過 - 是墊片膠! 並非原先告知客戶的 "編織層"
 |
漏水的 2 條水管 #2 |
 |
不得已的對策 - 再加套束環! |
加套的束環位置還有一小截三通的金屬管可夾. 在沒有料件可換, 客戶近日又有用車需求的情況下, 最後決定再加套一個束環上去...
 |
已可耐壓至 18 PSI |
經過一番處理後, 原先僅能耐壓約 12 PSI 的管路, 現在已可耐壓 18 PSI 超過 3 小時, 期間無壓力減少的情況發生
雖然離原廠的耐壓上限值 20 PSI 還有一些差距, 但已可減少冷卻液滲漏的量
 |
清潔岐管並嘗試調整束環角度... |
 |
最合適的束環安裝角度 這樣就可以輕易使用十字起子跟梅花板手拆裝了! ;-) |
 |
更換 O-Rings - 龜裂、變形 |
 |
清潔空濾 |
 |
換上合適的橡膠蓋及束環 ;-) |
煞車液壓油
 |
前煞車迴路的含水量 1.5% |
 |
後煞車迴路的含水量 1.5 ~ 2.5% (有時候會跳至 2.5%) |
前煞車迴路
 |
準備更換煞車液壓油 |
 |
清潔油杯 #1 |
 |
循環換出數次液壓油後鎖緊放氣螺絲 #1 |
 |
增加總幫的排氣/換油程序 |
 |
裝回清潔後的油杯蓋分件 #1 |
後煞車迴路
 |
清潔油杯 #2 |
 |
裝回清潔後的油杯蓋分件 #2 (清除超多且厚的結晶 & 換掉壓傷/變形的 O-Ring) |
 |
循環換出數次液壓油後鎖緊放氣螺絲 #2 |
煞車來令片
 |
前煞車來令片的厚度剩約 1/3 #1 |
 |
前煞車來令片的厚度剩約 1/3 #2 |
目視估計前煞車來令片的厚度約剩 1/3; 後煞車來令片則約有 1/2 左右的剩餘厚度
準備交車
 |
做完各項代工項目後準備交車的 Aprilia RSV4 Factory APRC |
疏失
 |
低級失誤 T_T |
交車不久後客戶來電告知 - 有聞到很重的汽油味, 經他檢視後確認是曲軸箱廢氣回收管未裝... -_-
因客戶有事無法回來處理該作業疏失, 所以退還部份作業費用給他作為補償
(本 BKSPtw Blog 內任何一篇文章皆可自由轉載, 但是煩請註明出處並附上文章連結. 感謝!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