感謝客戶不辭辛勞遠從南投一路迢迢的把愛車騎來給本店保修. :-)
|
待大保養的 Yamaha V-Star 1100 |
據客戶告知 - 雖然原賣車的車行很阿殺力的做了全車的檢修且完全不收分毛, 但此台 V-Star 1100 還是有些許 "小問題" 待處理...
開始作業 - 拆車, 更深入的檢查!
|
拆開汽油幫浦飾蓋後看到一團亂的線路... -_- |
|
汽油幫浦飾蓋內部沾滿了厚厚的油污 |
|
所有的線路全部擠在汽油幫浦上面, 也造成了飾蓋一拆開即往外彈開的情況 |
|
對照組 - 這才是正規的佈線方式! |
|
儀表板的接頭 & ECU 座的固定孔皆未放至正確的位置! |
|
油箱固定螺絲的螺牙已經受到損傷 |
|
連接油箱的油管已有些許龜裂的情況 |
|
V-Star 1100 的通病 - 集氣箱在騎乘一段里程後就會開始蓄積機油... 只是這台車還有些許水混在裡面 |
|
集氣箱的固定螺絲並未鎖 |
|
空濾盒的氣密膠條被壓壞了! |
|
空氣濾芯已經到了需要更換的程度 |
|
束環沒有轉到特定位置就直接鎖螺絲 - 造成橡膠已些許變形了! |
|
化油器連接歧管的固定螺絲沒有鎖! @_@ |
|
另一缸的化油器連接歧管固定螺絲也是沒有鎖!! -_- |
|
油門線彎折、變形 - 建議更換了! |
|
據客戶告知 - 已清過的化油器 |
|
塗滿墊片膠的歧管 - 前缸 |
|
塗滿墊片膠的歧管 - 後缸 |
|
引擎與歧管的接合面 |
|
漏油非常的嚴重! |
|
前煞車系統的斑鳩螺絲也有油漬滴下的情況 |
|
機油加太滿囉! |
|
據客戶告知 - "已換過" 的傳動齒輪油 |
|
破裂的傳動土封 |
|
靠引擎端的傳動軸 |
|
曲軸箱廢氣回收管已經有龜裂的情況 |
|
汽油濾芯的外觀看來還無須更換 |
|
啟動繼電器有輕微的生鏽情況 |
|
隔熱墊已經斷成兩截, 目前僅用塞的方式放在缸頭上... |
|
電池的狀況很好 :-) |
|
火星塞的電極狀況 |
測量缸壓
|
差一點點就低於下限值的後缸缸壓 |
|
前缸的缸壓已超過最高上限值 |
兩缸的缸壓差異值已大於原廠制定的差異上限值...!
**
注意 ** 量測缸壓時, 各缸的壓力值需落在車廠的容許範圍內(每個車種的容許值都不同), 並不是壓力越大越好! 而且各缸的壓力差異值也是有限制的...
細部分解化油器
客戶告知賣他此台 V-Star 1100 的車行有派專車來將車載回保養, 其中一項就是清洗化油器; 但是化油器一拆開 - 看到的並不像如客戶所描述的那般...
|
準備分解、清洗、保養化油器 |
|
才剛拆開負壓膜蓋, 心裡大概就有個底了... -_- |
|
每個人的標準不一, 但是這種情況要說已經清洗過了?!! |
|
拆完負壓膜, 翻面要拆油杯時看到了令人瞠目結舌的畫面 - 混合比螺絲座竟然變成這個模樣?!! |
實在佩服能把厚近 2 mm 的孔座破壞成這樣的人... 不只混合比螺絲座, 連油杯的固定螺絲都有嚴重不一的滑牙問題. -_-
|
所謂 "清洗過" 的化油器油杯 |
|
浮筒表面也附著了不少汽油乾涸留下的雜質 |
|
三角油針也是一樣的情況 |
|
基本上, 所有泡在汽油內的零件都免不了附著一層油膠、雜質... |
|
霧化管 |
|
三角油針座 |
|
自損壞的螺絲孔拆下混合比螺絲 @_@ |
|
正常(雖然也已經有磨損的情況) VS 損壞的混合比螺絲 |
|
繼續細部分解, 以便徹底清潔化油器本體的細小孔道 |
|
待清洗的各化油器零組件 |
|
油杯的通氣濾芯已經全部風化了... |
清洗化油器
|
超音波清洗中的化油器 |
|
這樣的標準才能稱得上是 "清洗" ;-) |
|
油杯已經沒有油膠、雜質附著在上面了 |
|
清潔後 VS 清潔前的負壓膜 |
|
清洗完畢的所有化油器零配件 |
組裝、調整
|
沒有一點油漬, 這樣的標準才能說是清洗過了! |
|
換上全新的耗材 |
|
油面的高度關係到引擎的效能表現喔! |
|
就是要求幾近一塵不染才能稱為清洗啊! |
|
超轉斷油閥 |
組裝完畢 & 額外花絮
|
組裝完畢! 但是... 好像有什麼不大對勁?! |
** Q & A 時間 **
Q: 嗯? 上面照片的箭頭指的束帶是怎麼回事? 是什麼隱藏版的調教方法嗎??! XD
A: 其實那只是用來固定油杯通氣管用的束帶
Q: 那怎麼會用這種方式固定? 原廠難道沒有設計可以固定的方式嗎??
A: 因為這組化油器在分解時即缺少該固定用的線扣, 為了避免通氣管亂晃, 所以就折衷用束帶將其固定起來... -_-
|
在其他作業中, 於引擎的 case 上發現了一樣熟悉的零件... |
|
原來... 固定通氣管用的線扣掉在這裡! XD |
這個線扣經過了數百公里、自南投一路到桃園, 完全都沒有跳車! :-)
|
這才是正確的固定方式! |
調整汽門間隙
|
凸輪軸驅動齒輪外蓋曾拆過, 但是 O-Ring 並沒有更換, 只打上墊片膠後就再鎖回 |
|
後缸也有類似的情況, 只是墊片膠少了許多... |
|
拆下汽門外蓋準備調整間隙 |
|
間隙已經超過上限值 2 倍以上的進氣汽門間隙 |
|
排氣端卻連 0.10 mm 都進不了 @_@ |
|
間隙已經超過上限值近 2 倍的排氣汽門間隙 |
|
調整完汽門間隙後依原廠規範扭力鎖緊固定螺帽 |
正時異常!
不知道是前手故意還是疏忽, 這台 V-Star 1100 的正時被調整成俗稱的 "big bang engine" - 爆炸行程接連在 70 度相繼發生, 剩餘的 650 度即無任何動力產生... -_-
以 V-Star 1100 的引擎來說, 第 2 缸與第 1 缸的爆炸行程間隔了 430 度, 但是這台卻設定成僅間隔 70 度這種 "big bang" 的模式; 車輛可以點火、騎乘沒錯, 但是震動會異常的大, 長期下來對引擎是很大的傷害...
客戶了解這種情況後即告知要將正時調整回正常的設定.
|
正時鏈條張力調整器裝錯方向 & 配線錯誤... |
|
這條線路並非設計被壓在塑膠殼底下的! |
|
外觀、顏色怪怪的正時鏈條張力調整器 - 有機油燒焦的痕跡 |
|
正時調整作業中... |
|
依規範扭力鎖回固定螺絲 |
|
這才是正確的正時設定! :-) |
清潔外蓋、更換 O-Rings
這台 V-Star 1100 的凸輪軸驅動齒輪外蓋曾拆過, 但是 O-Rings 並沒有換新, 而是塗了墊片膠後即裝回, 有趣的是 - 連螺絲孔也一併塗了墊片膠在裏面... -_-
|
舊的、變形的 O-Ring & 刮下的墊片膠 |
|
採用材料特性更好的氟橡膠 O-Rings |
|
更換汽門蓋的 O-Rings |
前缸
|
準備裝回外蓋 |
|
依規範扭力鎖回外蓋固定螺絲 |
|
以指定的扭力鎖回汽門蓋固定螺絲 |
後缸
|
清潔後 VS 清潔前的固定螺絲 |
|
準備裝回後缸的凸輪軸驅動齒輪外蓋 |
|
依指定扭力鎖回外蓋的固定螺絲 |
|
以指定的扭力鎖回汽門蓋固定螺絲 |
更換前輪框培林、油封
|
前擋泥板拆除後別有令一番風味! ;-) |
|
油封內部已經開始生鏽囉! |
|
鏽蝕的培林 |
|
因為有滲水/水氣的關係, 內部已有氧化、生鏽的情況發生 |
|
清潔輪軸襯套 |
|
清潔完畢! 準備安裝新的培林 |
|
採用 SKF 歐製培林 |
|
組裝時別忘了襯套喔! ;-) |
|
原廠油封 |
|
培林、油封安裝完畢! :-) |
|
清潔 spacer |
|
輪軸在清潔、上油後準備上扭力 |
|
依原廠規範扭力鎖緊輪軸 |
|
清潔輪軸固定螺絲 |
|
以指定扭力鎖緊輪軸固定螺絲 |
鎖回前煞車卡鉗
|
清潔煞車卡鉗固定螺絲 |
|
清潔卡鉗螺絲孔 |
|
以指定扭力鎖緊卡鉗固定螺絲 |
安裝前土除
前車主在前土除上面挖孔裝了 1 顆老鷹頭, 這顆鷹頭的眼睛內還有燈泡, 只要通電就會發光... 客戶交待要將非原廠的線路全數移除, 所以這條供給鷹頭眼睛的電源線也需要廢除!
|
清潔前土除固定螺絲 |
|
霧燈的電源是由大燈接出來的... -_- |
車廠在設計車輛的時候, 各條線路可供給多少電量、線徑要多粗... 這些參數在量產前就已經決定好了
以上面的大燈為例 - 原廠的大燈最多耗電 65W, 但是車廠不可能僅用 65W 去決定線徑, 為了安全, 車廠一定會再增加 25% 左右的裕度(再多是不可能的 - 車廠有成本考量).
所以上述的改裝方式 - 剝皮、纏線、超量用電(開霧燈時), 會讓供應大燈電源的線路發熱甚至發燙!
延伸閱讀:
改裝電系產品時務必審慎評估線路能否負荷
|
鷹眼燈泡電源線的併線方式 -_- |
|
撕掉土除底部的電源線固定膠帶、剪掉鷹眼的電源線 |
|
裝好土除了; 右邊缺少反光片, 驗車時有可能會被刁... -_- |
更換後輪框培林、油封
|
待處理的後輪框 |
|
清潔終傳與輪框接合的部位 |
|
清除舊的潤滑油脂 |
|
拆下的培林已經稍微開始鏽蝕 |
|
清潔輪軸襯套 |
|
清潔輪框 & 培林座 |
|
新 VS 舊油封 |
|
採用 SKF 歐製培林 |
|
油封安裝完畢! :-) |
|
清潔輪軸襯套 |
|
清潔後卡鉗固定架 |
|
依規範扭力直鎖回固定螺帽 |
|
拿掉排氣管固定支架多餘的墊片 - 一次墊了 3 片! |
|
清潔排氣管固定支架 |
|
換掉過長的螺絲 |
|
依指定扭力鎖緊排氣管固定支架的固定螺絲 |
|
依指定扭力鎖緊輪軸固定螺帽 |
|
以原廠規範約 80% 的扭力鎖緊終傳的固定螺絲 |
Q: 為什麼終傳固定螺絲僅用 80% 的扭力鎖緊?
A: 因為上扭力的階段手感很奇怪, 再鎖緊可能就會把螺牙全部拉出來了... 所以僅鎖至 80% 的扭力值 -_-
|
依指定扭力鎖緊排氣管的各固定螺絲 |
安裝歧管
原車上的歧管表面塗滿了墊片膠, 為了避免使用可能有裂縫的舊歧管造成後續引擎運轉方面的問題, 所以直接購買原廠新品更換!
|
全新的原廠歧管 & O-Ring |
|
新 VS 舊歧管 |
|
清潔化油器固定束環 |
|
依指定扭力鎖緊歧管固定螺絲 |
更換正時鏈條檢視孔/張力調整器墊片
前缸
|
正時鏈條檢視孔 |
|
清潔接合面 |
|
全新的原廠墊片 |
|
清潔固定螺絲 |
|
依指定扭力鎖緊固定螺絲 |
後缸
|
清潔正時鏈條張力調整器固定座 |
|
清潔正時鏈條張力調整器 |
|
清潔固定螺絲 |
|
以規範扭力鎖緊張力調整器的固定螺絲 |
|
清潔並更換墊片 |
為了更佳的密封效果, 將銅墊片換成鋁墊片 :-)
|
以原廠制定的扭力鎖緊張力調整器的調整孔密封螺絲 |
更換油門線
原車上的油門線(拉)已經變形, 雖然堪用但還是換掉會比較保險 - 誰都不想騎車在半路拋錨的... ;-)
|
舊(上) VS 新(下)的油門線 |
|
車上的保桿有使用到側邊飾板的固定螺絲, 但是... 這裡的螺絲強度不足以應付倒車時的剪力啊! |
|
變形的螺絲特寫 |
|
換掉已經鏽蝕的油門手把座固定螺絲 |
|
換掉已經嚴重變形的飾殼固定螺絲 |
|
新的油門線是 MIJ 的喔! |
更換前後煞車油
前煞車油
|
油杯蓋的固定螺絲已經有滑牙的現象 |
|
很髒的油杯 & 已經開始變質的液壓油 |
|
清潔油杯 |
** 重要 ** 換液壓油時如果油杯沒有清潔... 那麼剛換上去的液壓油很快就會被油杯內的變質液壓油污染!
放氣螺絲斷頭
修車最不想遇到的情況 - 鏽蝕嚴重的螺絲斷頭... @_@
|
右邊卡鉗的放氣螺絲才轉不到半圈就斷頭給你看! |
遇到斷頭的螺絲, 如果運氣好還可以用 "斷頭螺絲取出器" 這類的工具將其退出, 如果運氣差... 就只能用老方法 - 鑽掉、重新攻牙來處理, 非常耗時且很有可能會因為一點角度、深度的誤差而讓數小時的作業完全白費!(螺絲斷在裡面的零組件也因此需要報廢了!)
|
著手鑽掉斷頭的放氣螺絲中... |
|
攻牙 |
|
完工! |
卡鉗報廢!
雖然放氣螺絲可以正常鎖緊, 在放氣階段也沒有滲漏的情況, 但是油管內的空氣只要一排空、油壓大時, 些許液壓油就會經由放氣螺絲的螺牙周圍滲出... 花了很多時間嘗試了許多方式, 情況有改善但是滲油的情況依舊!
經與客戶討論, 最終決定購入品像不錯的良品回來替換...
|
確定報廢的卡鉗! |
良品卡鉗到貨!
經過近 2 個星期的等待, 替換目前報廢卡鉗的良品卡鉗終於到貨了! :-)
|
剛到貨的良品卡鉗 |
|
卡鉗整體外觀、狀況都 OK! |
後煞車油
|
準備更換後煞車油 |
|
不能省略的步驟 - 清洗油杯 |
|
清潔蓋子 & 橡膠套 |
|
排完空氣、確定煞車正常後, 將煞車油加至最高液面 |
更換傳動軸土封
為了避免傳動軸總成卸下後齒輪油漏的滿地都是, 所以得先將齒輪油卸除, 等土封更換完畢後再另行添加
|
準備漏掉齒輪油 |
|
這... 不像是換過齒輪油的情況 |
客戶告知 - 這台 V-Star 1100 的齒輪油才換過不久, 且行駛里程數不高, 但是... 洩下的齒輪油味道很重, 且拆下的洩油螺絲看起來似乎不曾換過油? -_-
|
鋁質墊片是每拆必換的消耗品喔! |
|
以規範扭力鎖回洩油螺絲 |
|
清潔齒輪油加油孔 |
|
拆了一大堆零件, 就為了一個小土封... ;-) |
|
這次的主角 - 終傳總成 |
|
待清潔的潤滑油脂 |
|
引勤端的萬向接頭 |
|
終傳的固定螺牙整個斷裂! @_@ |
** 提醒 **
正常的情況下, 更換傳動軸土封是無須拆卸終傳外殼的; 但因客戶有提到他剛拿到車出去試騎時, 自終傳那邊發出了很多異音, 為了確定搭接傳動軸的齒輪沒有鏽蝕、磨損, 所以才會拆到這個部位...
拆了之後就看到整個螺牙已經從根部斷成 2 截... -_-
|
"斷頭" 的零件 |
從上面的零件爆炸圖可看到 - 該斷頭零件並沒有單獨販售... 這也代表只能購買終傳總成來替換!
因為終傳總成新品價格驚人、中古良品的國際運費很高, 考量到與傳動軸接合面的內外齒都沒有磨損的情況, 雖然會有前後位移的情況, 但尚不影響功能性(只是磨損的速度會加快), 因此建議客戶就先這樣騎乘, 若磨損過於嚴重再來處理即可...
|
傳動軸裸露在外的部份已經開始生鏽了 |
|
被土封的彈簧挖出的一道凹痕 |
|
新 VS 舊土封 - 舊土封的彈簧早就不翼而飛 -_- |
|
待清潔的終傳油封 |
|
終傳油封清潔完畢 |
|
待清潔的終傳外殼 |
|
清潔後的終傳外殼(包括土封座) |
|
清掉傳動軸油封外的棉絮 |
|
清潔鏽蝕部位 |
|
稍微將傳動軸除鏽 :-) |
|
依指定扭力鎖緊終傳外殼固定螺帽 |
|
土封安裝完畢! |
|
塗上原廠指定的潤滑油脂 |
|
新的齒輪油 |
|
依規範扭力鎖緊注油口螺絲 |
開始組裝作業
|
待調整預載的後避震器 |
|
預載已經調至最大的程度了! |
|
空濾盒、集氣箱清洗完畢 |
|
很髒、很油的側蓋 |
|
清潔後的側蓋 |
|
這樣才算是大保養啊 - 不只機件, 連清潔也一併處理好了! ;-) |
安裝 USB 電源插座
|
裝上可拆卸的子彈型接頭 |
|
清潔接頭內氧化的端子 |
|
清潔端子中 |
|
USB 充電座安裝完畢! |
試發
在線路都裝好、啟動馬達可以運轉後, 再次重新量測前後缸的缸壓有無變動/改善...
|
後缸的缸壓竟然掉到剩下 60 PSI?!! @_@ |
|
準備發動引擎熱車, 看看缸壓是否會有改善? |
引擎至工作溫度後
引擎達到工作溫度後所量測到的缸壓確實有改善, 但還是遠遠低於原廠制定的最低缸壓值! @_@
|
熱車後的後缸剛壓值 - 雖有改善, 但還是僅有 90 PSI |
|
前缸的缸壓值 170 PSI, 與上次量測的數值一樣 - 超過原廠的最高上限值 |
檢視缸壁狀況
以內視鏡檢視缸壓偏低的缸壁狀況, 結果不意外的看到了刮痕...
更換前叉
日前要購買替換卡鉗時, 客戶提到 - 前叉外管被前車主隨便塗了一層銀漆, 弄的整體外觀很不好看, 所以打算將外管換掉, 因單隻外管新品要價近 NT$9,000, 所以改幫客戶找品像較佳的中古良品.
|
會掉漆的前叉 |
在尋找合適的外管期間, 看到一組前叉總成 - 其外觀、品像佳, 含運價格也才 1 萬出頭; 提供給客戶參考後就決定購買該組總成回來. 除此之外, 客戶還再加碼購買側柱 & 缸頭飾蓋 ;-)
因為前叉即將到貨, 所以安排作業先將車上的前叉卸下, 結果...
|
零件爆炸圖 |
我們先看 V-Star 1100 的零件爆炸圖 - 標示粉紅色的部位是前叉上蓋, 是一顆大顆的螺絲(即右邊的零件編號 #18, 37); 那麼再來看實際上拆下的前叉照片...
|
加長版的前叉(最底下那支) - 與原廠前叉相比較 |
|
"加長版" 的前叉特寫 |
前車主為了提高車頭的高度, 所以做了一截延伸的鐵管取代原先的大螺絲, 藉此加長前叉的總長度; 但是... 這又衍生了其他的問題:
1. 原廠的前叉下飾管(爆炸圖中的零件編號 #44 & #45)會因此不夠長
2. 原廠側柱如果不跟著修改長度, 則停車時的傾斜角度過大, 車子可能會因此倒車
所以 - 前車主手工製作了加長版的前叉下飾管, 並將側柱加長.... -_-
|
手工製作的加長版前叉下飾管 |
|
加長版的側柱(上方那支) |
與客戶討論後決定將編號 #44 & #45 的下飾管換回原廠, 這也意味著需要再等待另一個 15 天... -_-
|
準備拆下延長、鏽蝕的前叉 |
|
清除下三角台鏽蝕位置 |
|
清除上三角台鏽蝕位置 |
更換側柱
|
品像不錯的中古側柱總成 |
|
清潔固定螺絲 |
|
依原廠扭力鎖回側柱固定螺絲 |
因為新、舊款車的關係, 側柱安全開關的接頭不一樣, 所以得把舊側柱的接頭換過來才行!
|
舊(左) vs 新(右)款車的側柱安全開關接頭 |
|
移植完畢! :-) |
更換前叉下飾管
|
等待多時的下飾管終於到了! |
從上面的照片中, 可以很明顯的看出 "加長版" 與原廠下飾管的差異...
|
安裝下飾管中 |
|
縱使安裝在看不見的位置, 還是必須要清潔! :-) |
|
可以安裝前叉了! |
|
假組裝 - 上飾管 |
|
下三角台的前叉固定螺絲依原廠規範扭力鎖緊 |
|
上三角台的前叉固定螺絲依原廠規範扭力鎖緊 |
|
依原廠規範扭力鎖緊輪軸 |
|
依原廠規範扭力鎖緊輪軸夾持螺絲 |
|
卡鉗固定螺絲依原廠扭力鎖緊 |
|
快完工了! :-) |
|
清潔左下飾蓋(汽油幫浦外飾蓋) |
|
依指定扭力鎖緊各固定螺絲 |
|
依規範扭力鎖緊油箱固定螺絲 |
啟動繼電器故障?!
看來... 這台 V-Star 在本店玩的很開心, 一點也不想離開的樣子! T_T
在一切就緒要出外試車的時候, 啟動按鈕按下之後只聽到 "咔" 的一聲, 啟動馬達卻動也不動... @_@
|
啟動繼電器下課了?! |
|
拿了一顆正常的啟動繼電器來測試 |
在商借了一顆正常的繼電器來測試後, 啟動按鈕按下後依然只有清脆的一聲 "咔"!?... 所以是啟動馬達異常... -_-
|
拆下啟動馬達 |
|
馬達的防水 O 環已經脆化、變形了 |
|
底部外殼拆開後, 散落了一堆碳渣 |
|
清潔整流子及週邊組件 |
|
清潔外殼 |
|
底部清潔完畢 |
|
待清潔的驅動齒輪部份 |
|
清潔 |
|
清潔、清潔! |
|
外殼也一併清潔!!! |
|
完工! |
後記
此台 Yamaha V-Star 1100 在整修的過程中, 陸陸續續發現了新的問題, 先是正時異常、缸壓不足、前叉被延伸/改裝等問題... 在與車主討論後決定將問題修復、換回原廠零件; 如此的作業方式, 前後共花了 1.5 個月的時間整修, 其中待料的時間整整超過了 1 個月!
就一切就緒準備交車的前夕, 啟動馬達下課了!
基於客戶急於將愛車接回家, 在定料來不及的情況下, 只能將啟動馬達整顆拆卸清潔、整理, 雖然當下改善了因為阻抗過高而無法轉動的問題, 但是其整流子的狀況已經無法應付一次又一次的啟動需求...
在交車當晚順利發動引擎並讓客戶一路騎回南投後, 隔天客戶即傳訊告知 - 馬達掛了!
-_-
交車當晚即與客戶討論過啟動馬達如果發生故障的因應方案, 所以要如何更換啟動馬達並不是問題, 比較大的問題是 - 又要待料了!
Yamaha V-Star 1100 小檔案:
V-Star 1100 是在北美銷售時使用的車型名稱, 也可稱為 XVS 1100 or XVS 1100 DragStar.
(本 BKSPtw Blog 內任何一篇文章皆可自由轉載, 但是煩請註明出處並附上文章連結. 感謝!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