保修 - Yamaha V-Star 1100 (XVS1100) 調整汽門間隙、雙缸平衡 | 化油器 | 汽門間隙 | 雙缸平衡 | 滲油 | 前叉保養 | 油土封

客戶留下這台要調整汽門間隙、雙缸平衡等保修作業的 Yamaha V-Star 1100 (XVS1100)

準備調整汽門間隙、雙缸平衡等保修作業的 Yamaha V-Star 1100 (XVS1100)
準備調整汽門間隙、雙缸平衡等保修作業的 Yamaha V-Star 1100 (XVS1100)

延伸閱讀: Yamaha V-Star 1100(XVS1100) 大保養檢驗項目


概略車況

建議更換的汽油濾芯
建議更換的汽油濾芯

螺絲鬆動的側柱
鎖緊鬆動的側柱固定螺絲

2 顆固定側柱的螺絲中, 1 顆已經鬆開、脫出近 5 mm, 另 1 顆則是可以用手指輕易轉動... -_-

難得見到的火星塞品牌 #1
難得見到的火星塞品牌 #1

根據對照表, 車上裝的 Champion 火星塞熱值較原廠建議的低. 因此建議客戶換成原廠規格...
(可能是因為排氣檢驗過不了, 因此才換成熱值較低的火星塞?)

難得見到的火星塞品牌 #2
難得見到的火星塞品牌 #2

未妥善安裝的進氣導管 #1
未妥善安裝的進氣導管 #1

未妥善安裝的進氣導管 #2
未妥善安裝的進氣導管 #2

滲油 #1
滲油 #1

滲油 #2
滲油 #2

滲油 #3
滲油 #3


化油器

準備拆下要保養的化油器總成
準備拆下要保養的化油器總成

未妥善安裝所造成的損傷 #1
未妥善安裝所造成的損傷 #1
(判斷不影響功能性)

未妥善安裝所造成的損傷 #2
未妥善安裝所造成的損傷 #2

輕微滲漏的三角油針 #1
輕微滲漏的三角油針 #1

輕微滲漏的三角油針 #2
輕微滲漏的三角油針 #2

拆下要分解、保養的化油器總成
拆下要分解、保養的化油器總成

分解

混合比螺絲的封條未拆
混合比螺絲的 "封條" 還沒拆過

附著油漬/泥 #1
附著油漬/泥 #1

附著油漬/泥 #2
附著油漬/泥 #2

非常髒的負壓膜室
非常髒的負壓膜室

損壞的油杯固定螺絲
超過 2/3 的油杯固定螺絲已有損壞的問題...

油杯內部零件概況
油杯內部零件概況

附著燃油氧化物的浮筒
附著燃油氧化物的浮筒

各油嘴的狀況
各油嘴的狀況看來似乎不錯

靠近看可看到附著的氧化物
靠近點看可看到油嘴內孔附著的氧化物

待清潔的髒污
待清潔的髒污

細部分解化油器
細部分解化油器

清潔

超音波清洗
超音波清洗中...

清潔負壓膜
負壓膜清潔前(右) VS 清潔後(左)

拆除混合比調整螺絲的封條 #1
拆除混合比調整螺絲的封條 #1

拆除混合比調整螺絲的封條 #2
拆除混合比調整螺絲的封條 #2

髒污的混合比調整螺絲
髒污、待清潔的混合比調整螺絲
(彈簧已有生鏽的情況)

組裝

清潔完畢準備組裝的化油器分件
清潔完畢、準備組裝的化油器分件

乾淨的負壓膜室
乾淨的負壓膜室

清掉油嘴中央的氧化物
清掉油嘴中央部位的氧化物

調整浮筒高度
調整浮筒高度

更換橡膠塞
更換橡膠塞 & 油杯蓋螺絲

調整 TPS
調整 TPS

待裝車的化油器總成
準備裝車的化油器總成


汽門間隙

塗膠的大 O-Ring
塗了墊片膠的大 O-Ring

螺絲未鎖緊

鬆開各外蓋的固定螺絲時發現的異常 - 幾乎每顆螺絲都沒有鎖緊!? @_@

清潔作業部位
清潔作業部位

汽門蓋上的 O-Ring 已硬化、扁掉
汽門蓋上的 O-Ring 已硬化、扁掉

錯誤規格的固定螺絲 #1
錯誤規格的固定螺絲 #1

錯誤規格的固定螺絲 #2
錯誤規格的固定螺絲 #2

量測、調整

量測、調整汽門間隙中
量測、調整汽門間隙中

所有汽門的間隙皆大於原廠規範值...

鎖緊調整桿的固定螺帽
鎖緊調整桿的固定螺帽至指定扭力值

清潔外蓋接合面 #1
清潔外蓋接合面 #1

清潔外蓋接合面 #2
清潔外蓋接合面 #2

墊片膠
前缸的排氣汽門蓋有塗墊片膠... -_-

更換耗材、組裝

換上新 O-Ring #1
清潔後換上新 O-Ring #1

依規範扭力值鎖緊外蓋固定螺絲 #1
依規範扭力值鎖緊外蓋固定螺絲 #1

換上新 O-Ring #2
清潔後換上新 O-Ring #2

依規範扭力值鎖緊外蓋固定螺絲 #2
依規範扭力值鎖緊外蓋固定螺絲 #2

問題 - 前缸的排氣汽門蓋的螺絲孔螺牙受損

打算換成原廠規格的固定螺絲
打算換成原廠規格的固定螺絲
(前缸的排氣汽門蓋)

受損的螺絲孔螺牙 #1
受損的螺絲孔螺牙 #1
(右下方)

受損的螺絲孔螺牙 #2
受損的螺絲孔螺牙 #2

受損的螺絲孔螺牙 #3
受損的螺絲孔螺牙 #3
(左上方)

固定螺絲無法鎖緊至規範扭力值
固定螺絲無法鎖緊至規範扭力值

前缸的排氣汽門蓋的螺絲孔螺牙有嚴重不一的受損問題

右下方的螺絲孔有 1/2 以上的螺牙毀損, 也因此前手才會拿長度較長的螺絲來裝; 左上方的螺絲孔有錯牙的問題, 且上扭力的時候手感非常奇怪, 好像螺牙要被整圈拉出來似的, 也因此該螺絲僅鎖至 6 Nm

意外的是, 右下方的螺絲孔居然可以鎖至 8 Nm! 雖然還是低於原廠規範值, 但是應不會發生滲漏的問題...(?)

火星塞

換上原廠規格的火星塞 #1
換上原廠規格的火星塞 #1

換上原廠規格的火星塞 #2
換上原廠規格的火星塞 #2

缸頭的斑鳩螺絲

清潔前後側的接合面
清潔前後側的接合面

更換鋁墊片
更換鋁墊片

鎖緊斑鳩螺絲至指定扭力值 #1
鎖緊斑鳩螺絲至指定扭力值 #1

鎖緊斑鳩螺絲至指定扭力值 #2
鎖緊斑鳩螺絲至指定扭力值 #2
(後缸)

後缸的缸頭斑鳩螺絲雖然沒有發生滲油的情況, 重新鎖緊該螺絲時才發現這顆斑鳩螺絲已鬆動...

油氣回收管

破損的曲軸箱油氣回收管 #1
破損的曲軸箱油氣回收管 #1

這條橡膠管已經快變成塑膠了! 擠壓管體時不再是橡膠的軟 Q 感, 而是硬硬的塑膠...

破損的曲軸箱油氣回收管 #2
破損的曲軸箱油氣回收管 #2

修復油氣回收管 #1
修復油氣回收管 #1

雖然花些時間做點手工又可以繼續使用這條油氣回收管, 長期來說還是會建議將其換新, 避免引擎自破裂的部位吸到塵土...

修復油氣回收管 #2
修復油氣回收管 #2


雙缸平衡

切開已經硬化的負壓管 #1
切開已經硬化的負壓管 #1

切開已經硬化的負壓管 #2
切開已經硬化的負壓管 #2

確定怠速轉速位於規範內
確定怠速轉速位於規範內

調整雙缸負壓值中
調整雙缸負壓值中
(雙缸平衡)

妥善安裝進氣導管
妥善安裝進氣導管

切除硬化的負壓管
切除硬化的負壓管

清潔鰭片中的積油
清潔鰭片中的積油


前叉

準備更換前叉油土封
準備更換前叉油土封 & 液壓油

細部分解前叉 #1
細部分解前叉 #1

堪用的滑套
堪用的外管滑套, 內管滑套則已經磨到輕微見銅了!

清潔外管
清潔外管

待組裝的各前叉分件 #1
待組裝的各前叉分件 #1

依 SOP 塗上螺絲膠
依 SOP 塗上螺絲膠, 鎖緊各固定螺絲至規範扭力值

倒入適量的前叉油
倒入適量的前叉液壓油

細部分解前叉 #2
細部分解前叉 #2

左側前叉的彈簧顛倒安裝... -_-

待組裝的各前叉分件 #2
待組裝的各前叉分件 #2

用指定扭力值鎖緊各固定螺絲
用指定扭力值鎖緊各固定螺絲

清潔輪軸
清潔輪軸並塗上一層油脂


試車

Yamaha V-Star 1100(XVS1100) 保修後準備外出試車
Yamaha V-Star 1100(XVS1100) 保修後準備外出試車

除了前輪有異音傳出外, 所有的保修項目皆運作正常! :-)

異常 - 輪胎裝反

輪胎裝反 #1
輪胎裝反 #1

! 提醒 ! 輪胎跟輪框是不同的! 請勿混淆 ;-)

因為可作業的時間不多, 所以前叉裝好後直接依據胎壁的轉動方向安裝輪子, 結果前輪的輪胎居然是裝反的!? @_@

前 1/3 的試車路程因為逆風, 所以沒有聽到碟盤磨到卡鉗的異音, 騎了約 1/3 路程、風切聲變小後才發現前輪轉動時會有異音傳出, 而且速度越快、頻率就越高...

回店內檢視 - 輪胎裝反了! 最後只能再將輪子拆下翻轉後裝回. 這台車的輪框有點偏心, 所以如果沒有依照車廠設計的的方向安裝, 就會發生碟盤摩擦到卡鉗的問題...

輪胎裝反 #2
輪胎裝反 #2




(本 BKSPtw Blog 內任何一篇文章皆可自由轉載, 但是煩請註明出處並附上文章連結. 感謝!)

若各位朋友有任何保養/維修的需求, 歡迎來電/信詢問. Thanks!
較新的 較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