客戶在換完發電盤側的墊片後不久即再安排更進一步的保養作業...
|
準備調整汽門間隙等保養項目的 Suzuki GSR600 |
延伸閱讀:
Suzuki GSR600 大保養檢驗項目
汽門間隙
|
加油口有生鏽的情況 |
前置作業
|
冷卻液快見底的副水箱 |
|
用棉布取代濾棉...?! @_@ |
|
原廠零件圖 |
|
需要更換的空濾 |
|
龜裂的曲軸箱廢氣回收管 |
|
有點髒污的蝴蝶閥 |
|
附著的一層油膠的進氣端汽門閥 #1 |
|
附著的一層油膠的進氣端汽門閥 #2 |
|
熱值稍低的火星塞 - 建議客戶換成 CR9E |
|
漏掉冷卻液以便拆下水冷排 |
|
清潔作業區域 |
量測、調整
|
量測各汽門間隙 |
|
拆下凸輪軸蓋 |
|
特寫 bearing 部位 - 磨損痕跡 |
|
凸輪軸 |
|
特寫其中一處的磨損部位 |
|
更換填隙片 - 似乎曾有機油不足的狀況 |
更換耗材、清潔、組裝
|
清潔接合面 - 未清(左) VS 已清(右) |
|
換掉火星塞孔 O-Rings |
|
清潔 & 更換 O-Rings |
|
依序鎖緊各上蓋固定螺絲至指定扭力值 |
|
清潔 CCT & 接合面 |
|
換上新墊片後鎖緊固定螺絲至規範扭力值 |
|
清潔二次進氣單向閥 & 裝上新墊片 |
|
據外觀判斷 - 還算堪用的汽門蓋固定螺絲油封 |
|
依序鎖緊各汽門蓋固定螺絲至制定扭力值 |
清潔汽門閥
|
清潔進氣端的汽門閥 |
清潔汽門閥時發生了一個插曲 - 第 3 缸的藥水全數流進了燃燒室內... -_-
為了確定汽門沒有 "漏很大" 所以加測了缸壓, 結果很令人意外的是 - 第 3 缸測得的缸壓居然有落在原廠制定的規範值內, 反而是第 2 缸的缸壓僅勉強達到 195 PSI! @_@
|
第 3 缸的缸壓 - 220 PSI |
** 補上其他 3 缸的缸壓值 **
|
清潔岐管 |
火星塞、考爾
|
待換上的火星塞 |
|
以制定扭力值鎖緊火星塞 |
|
清潔點火考爾本體 & 各電子接點 |
|
清潔正時記號檢視孔接合面並更換 O-Ring |
|
彎折、堪用的油門線 - 未發現斷線 |
負壓管破損
|
待清潔的結晶物 |
|
清潔與岐管的接合部位 |
|
破損的負壓管 #1 |
|
破損的負壓管 #2 |
|
破損的負壓管 #3 |
|
特寫破損的負壓管 |
|
換上合適尺寸的橡膠管 |
|
移除充當濾網、吸滿油的棉布 |
引擎冷卻液
|
自副水箱倒出的冷卻液表面浮著許多白色片狀物 |
|
清潔副水箱 |
|
清潔注水口 & 水箱蓋 |
|
洗出管路內殘餘的舊冷卻液 |
無法正常耐壓
|
冷卻管路僅能耐受 10 PSI 的壓力... -_- |
裝回水冷排、水管後檢測管路的耐壓狀況 - 將壓力打到 15 PSI 後觀察壓力表, 指針隨即緩慢的下降, 經過不到 50 分鐘, 管路內的壓力僅剩下 10 PSI; 但是當壓力只剩下 10 PSI 後, 指針就停住不再往下探了...
|
有舊冷卻液滲漏的痕跡 |
再次檢查所有拆裝過得部位, 確定全都有鎖緊且無任何滲漏的痕跡; 改檢查其他未從拆過的部位, 結果有 2 處的接合部位輕微滲漏, 因為束環還可以再鎖緊, 當下即將束環再鎖緊
|
清潔排氣螺絲並更換鋁墊片 |
排除束環鬆脫(?)的情況後, 再次檢測壓力 - 一樣還是會掉壓力, 但是這次掉的比上次慢很多. 再檢查 - 排氣螺絲的墊片部位有輕微滲漏, 清潔螺絲並換了鋁墊片, 前後換了 2 次都一樣會微微滲漏... 最後將鋁墊片換成尼龍墊片才徹底解決該部位滲漏的問題
|
清了螺絲、換了墊片, 依舊會滲漏 |
|
確定與墊片間的接合面沒有異常 |
|
改使用尼龍墊片 |
|
可正常耐壓, 不再滲漏! |
|
加入新鮮的引擎冷卻液 |
四缸平衡
|
各缸間的負壓值差異極大 |
|
清潔旁通螺絲 #1 |
|
清潔旁通螺絲 #2 |
|
清潔旁通螺絲 #3 & 更換耗材 |
|
第 2 缸的旁通螺絲已經退到底了... |
|
調整完、還可以接受的各缸負壓值 |
回充電壓異常
|
回充電壓異常高 - 18.9 VDC! |
|
驗證檢測電腦上的數值是正確的 |
初次看到回充電壓達到 18.x VDC 時, 當下的反應是 - "會不會是檢測電腦太舊了, 因此導致取得的數值不準?", 拿專用的電壓檢測儀器量測 - 確實是回充電壓異常, 檢測電腦上的數值與檢測儀器幾乎相同
回充電壓已經高到可能燒毀車上的電子設備, 所以這個問題必須得先排除才行!
前叉
|
錯誤的前叉突出高度 |
|
對照組 - 原廠規範的安裝高度 |
|
無須加裝的防鬆華司 |
煞車卡鉗的固定螺絲只要有鎖緊到原廠的扭力值, 就無須擔心會自行鬆脫, 也因此沒必要再加裝防鬆華司... ;-)
分解、清潔
|
上蓋螺絲上有許多鋁屑 |
|
特寫上蓋螺絲上的鋁屑 |
|
已被換掉、非原廠形式的油封線扣 |
|
應該好一段里程沒有保養了... 很多油泥 |
|
細部分解 |
|
清潔內管 |
|
油封線扣槽位上的鏽蝕、刮傷痕跡 |
|
特寫鏽蝕、刮傷痕跡 |
|
內管作動行程內的電鍍層有多處小鏽蝕/蛀孔 #1 |
|
內管作動行程內的電鍍層有多處小鏽蝕/蛀孔 #2 |
前叉內管作動行程部位的電鍍層有多處小鏽蝕/蛀孔, 這些鏽蝕部位經過拋修後依舊無法拋除這些鏽孔... 換完油土封後, 未來再發生油封被刮破而滲漏的機率不低
異常的作業痕跡
|
佈滿傷痕的外管滑套; 應該不影響功能性, 但是看起來不大好... |
|
特寫傷痕 |
|
內外管滑套與內管接觸部位的狀況 OK |
已更換、非原廠外觀的油封線扣
|
這就是前面提到已經被換掉的油封線扣, 正確的樣式如下圖的編號 3 零件(標示橘色) |
|
前叉的部份零件圖 |
|
清潔完畢、待組裝的前叉分件 |
|
倒入規範容量的前叉油 |
右側前叉
|
較左前叉好一些 - 較少的鋁屑 |
|
待清潔、保養的右前叉分件 |
|
特寫比左前叉更為嚴重的作業痕跡... |
|
磨損有點嚴重的阻尼管 |
|
與左前叉類似的情況 - 很多傷痕的外管滑套 |
|
下此保養前叉即建議須換新的內管滑套 |
|
清潔完、待組裝的各分件 |
倒入前叉油、排空氣的過程中, 有數次發生抽動內管有稍微 "卡住" 的情況, 但下個排氣行程就不再卡卡... 這應該跟前面的阻尼管磨損有關
組立
|
清潔上下三角台與內管的接合面 |
|
依原廠的規範扭力值鎖緊各固定螺絲 |
|
清潔輪軸並重新塗上油脂 |
|
手感異常的 pinch bolt... |
鎖緊內側的 pinch bolt 時, 鎖越緊手感越奇怪, 似乎要把螺牙拉出來似的... -_- 也因此僅將外側的 pinch bolt 鎖緊至指定扭力值, 內側這顆... 就稍微鎖緊, 但低於原廠指定的扭力值
煞車液壓油
|
採用全合成煞車液壓油 |
前煞車迴路
|
先從前煞車迴路開始作業 |
|
髒污、變形的油杯蓋分件 |
|
清潔油杯 |
|
刮除油杯蓋上附著的結晶物 |
|
磨掉一層的油杯蓋... |
|
循環換油數次後, 裝回清潔過的油杯蓋分件 |
|
以原廠指定的扭力值鎖緊放氣螺絲 |
後煞車迴路
|
接下來換後煞車迴路 |
|
清潔油杯 |
|
同樣的, 更換數次液壓油後裝回油杯蓋分件 |
|
將放氣螺絲鎖緊至指定扭力值 |
|
完工! |
整流器
|
異常、需要換新的整流器 |
|
換上副廠整流器 |
|
回充電壓落在 13.28 ~ 13.88 VDC 間 |
試車
|
Suzuki GSR600 在做完調整汽門間隙等保修項目後, 準備上路試車 |
試車過程順利 - 保修項目皆運作正常!
試車期間發現的問題/狀況:
* 微開油門、慢速前進時, 轉速表會偶有 "跳動" 的情況 - 從 3,000 突然跳至 4,000 RPM, 但實際上引擎並沒有如此的表現. 也就是說沒有車子突然往前衝, 也沒有引擎聲突然變動的情況
* 正時鏈條聲稍大. 車輛保修完後, 原先蓋過正時鏈條聲的雜音沒有了, 因此突顯出正時鏈條的 "啦啦" 聲...
(本 BKSPtw Blog 內任何一篇文章皆可自由轉載, 但是煩請註明出處並附上文章連結. 感謝!)